随着4月的结束,各大车企都纷纷发布了一季度的业绩报告。作为自主品牌的领军企业,长安汽车一季报可谓靓丽。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实现营收约320.27亿元,同比增长176.96%;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了8.54亿元,同比增长35.26%。
这份骄人业绩的背后,是长安汽车今年来的持续热卖。根据长安汽车发布的销量数据,今年一季度,长安汽车集团全口径汽车销量超过6万辆,刨除两大合资品牌长安福特和长安马自达,长安系品牌(包含商用车)销量超过了50万辆。如果仅仅计算长安系中国品牌乘用车,一季度的销量也达到了36万辆。凭借36万辆的乘用车销量,长安拿下了今年一季度自主品牌销量第一。而作为自主品牌另外两强的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今年一季度的销量分别是338798辆和333576辆,其中长城汽车的销量,不仅包含了乘用车,还包含了皮卡商用车的销量。这样的销量表现,一季度国内汽车厂商中,仅次于南北大众,排在了车企销量第三位,力压上汽通用、东风日产、东风本田等一系列合资品牌。
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的气势如虹,得益于SUV和轿车的同步发力。一季度,长安CS75系列,销量超过10万辆,紧追一季度销量11万辆多的长城哈弗H6,成为销量第二的SUV车型,也是与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和H6一道,四个季度销量超过10万辆的车型。而在轿车领域,长安逸动系列一季度销量超过5.2万辆,力压吉利帝豪,成为销量最多的国产品牌轿车。在新能源领域,长安汽车推出的入门级车型奔奔EV,实现了一季度销量超过1万辆,也算刷销量的神车。
不过,虽然销量数据暴增,但不可否认,长安自主品牌,依然还处于汽车价值链的中低端。目前长安品牌汽车,大部分售价都集中在单车价格7到15万这个区间,基本没有高附加值的车型。长安目前指导价最高的车型,还是CS95,作为中大型SUV,官方指导价最高刚刚突破20万元。不过,这款车在市场上乏人问津,今年来月销量不过几百辆。而号称长安的中高端品牌UN|系列,目前推出的两款车型号,UN|—T售价在13万到15万区间,UN|—K官方指导价在15.79-18.89万元区间。总体而言,UN|系列,从去年推出以来,市场销量还是非常不错的,UN|—T基本实现了月销量过万的稳定输出,UN|—K的反响也不错。
长安自主品牌的隐忧,从企业角度讲,在于单车价格依然比较低,利润表现不佳。我们做一个简单的测算,一季度营收约320亿元,全口径销量超60万辆,单车售价仅为5.3万元。当然这样的计算很草率,因为长安福特也好、长安马自达也好,并不在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我们仅以长安系中国品牌销量50万辆来计算,单车售价也不过6万出头,单车净利润,更是只有1708块钱。
这个数据与2020年数据比较接近。据报道,2020年长城汽车单车均价约9.3万元,吉利汽车约7万元,而长安汽车仅有6万元。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质优价廉当然是最好的。不过从企业发展、产业发展和对重庆城市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无论如何不是一个好现象。
同样,我们可以把自主品牌第一的长安与目前国产新能源汽车领域佼佼者蔚来汽车做一个对比,就可以发现差距在哪里。根据蔚来汽车发布的一季度报告,今年一季度蔚来汽车销售额为74.05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89.8%,环比增长20%,而一季度毛利达到了15.548亿元人民币。蔚来汽车一季的交付数量,不过20060辆。简单计算,蔚来单车售价约37万元,单车毛利高达7万元!也就是说,蔚来汽车一辆车的价值,相当于平均6辆长安汽车!一辆车的毛利,就高过平均一辆长安汽车售价!比较的结果很扎心。以目前售价计算,蔚来汽车只需销量达到8万余辆,就可以达到长安汽车50万辆的销售收入。
当前,汽车产业已经处于剧烈的变革之中。各路资本、各方神圣都搅进了这个产业中。不仅有国外传统车企依旧像大山一样拦在面前,还有以特斯拉、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猛烈挑战,也有小米、百度、美团等互联网企业扎堆进去,更有恒大、宝能等地产大鳄的跨界杀入。这个感觉,非常像10多年前智能手机开始兴起的那个阶段,曾经的王者可能一夕之间就失去所有。我们常说诺基亚没有做错任何事,却输掉了智能手机时代。
新能源时代,长安的起步,依然是售价不到4万的奔奔EV,真正的主流新能源品牌,却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尽管我们非常相信长安汽车的研发实力和品牌影响,更有华为和宁德时代的加持,长安新能源高端品牌,想必不会让我们失望。就在4月的上海车展上,长安对外发布,未来5年将投入1500亿元,陆续推出26款全新智能电动汽车,首批两款智能电动汽车(代号为E11的SUV和代号为C385的轿车)将在年内亮相。尽管如今已经失去了先发优势,我们仍然非常期待长安能像以往一样,在新能源领域加快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