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机会在哪里?10年投资大咖快问快答来了

5月12日,基金君邀请到专注于新能源投资的基金经理,国投瑞银基金的施成做客中国基金报粉丝会,为大家解读未来几年新能源板块的投资机会。施成具备10年投资经验,曾在多家知名机构担任研究员,2019年担任国投瑞银先进制造基金经理,任职以来业绩大幅跑赢市场,且业绩持续性较好。他管理的基金风格偏中大盘成长,尤其重视新能源及TMT板块的投资机会,板块上以中游制造、TMT和周期为主。  以下是活动中分享的精彩观点:  1、新能源行业有一定的技术壁垒,需要有技术进步,但它又不像半导体行业,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短时间内比较难以跨越鸿沟。我相信中国新能源企业都是能够突破的。  2、“碳中和”、“碳达峰”对应的,一方面是消耗碳的行业或高耗能行业,它要减少使用或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从源头上看使用的是不是脱碳、不含碳的清洁能源。  3、投资新能源发电,适合找比较专业的投资人来做,因为它存在技术路线、产能的波动、产能利用率的风险,然后企业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特质的因素,专业投资人相信能做得更好。  基金君整理了当天活动的文字实录,与您分享。  中国基金报童石石  通胀对新能源产业影响不大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都说“通胀无牛市”,通胀对新能源产业有何影响?  施成:通胀无牛市一般指比较夸张的通胀情况下,因为通胀一直都在发生。通胀特别显著,并导致央行大幅加息,然后抑制经济活动的时候,才会对于市场有重大影响。如果是温和通胀、小幅通胀,其实并不是一个影响非常大的指标。具体到现在这个时点,可能开始有一些涨价,反映经济上行,开始进入一个活跃的阶段,因为毕竟一次加息都还没发生。  现在应该还是“经济复苏”期,经济复苏开始带动上游的一些资源品开始涨价,这个时间还会比较久,离比较恶性的通胀有很长的距离。一方面,部分紧缺标的,部分紧缺的上游环节,是可以关注的。另一方面,有一些行业或经济活动比较旺盛的,有足够议价能力的,能把一些上涨向下游传导的环节,也是可以关注的。它能够转嫁涨价带来的成本派生影响,或者通过效率提升,因为产能的提升导致折旧减少能够抵消这些影响。这些环节利润也能够有比较大幅增长。这种情况下,考虑到整个市场估值也不是在一个非常离谱的情况下,如果有大幅增长的行业和企业,仍然是可以进行关注的,影响不太大。  具体到新能源行业,因为它符合上面我们所说的情况,行业增速非常快,上半年都是以几百速度增长,下半年的三季度的环比还很可能会提升。一方面,新能源产业链的上游会受益于这个过程,另一方面,新能源的中游它会受益放量,并且部分环节有足够的溢价力能够传导,所以新能源产业链中一些制造业,还是会出现利润的大幅增长,通胀对新能源产业影响不大,这些环节都是可以关注的。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新能源汽车销量在不断持续提升,这对于新能源车行业应该是一个非常重大的利好,您会如何去看待四季度的新能源车行情?  施成:现在谈四季度是比较早的,我很难讲四季度会怎么样,但我自己对于整个下半年行情还是偏乐观的,一般新能源汽车的旺季是从三季度开始的,因为每年经常可能有退坡,包括其他冲量的影响,一般来说四季度都会是最旺的季节,所以往后看两个季度,整个销量的需求都是向上的。而供需的不平衡,经营杠杆都可能在这个时间体现出来,所以对于后面我是比较偏乐观的。  具体到四季度,四季度时我们主要看对2022年的预期,如果2022年的退坡幅度比较小,国内市场可能还是维持比较高的增速,需求继续向上。对于2022年的展望好,四季度也会有比较好的行情。另一方面,因为美国市场还不算正式启动,但是按照民主党上台之后的情况来看,美国在某个时间大力推动这个行业的可能性还是非常高的。如果今年内落地,明年的确定性就提高了,四季度有行情的概率也比较大,总体来说还是偏乐观。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汽车芯片短缺对新能源车影响有多大?预期何时缓解?  施成:首先,汽车芯片短缺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是一方面影响是相对有限,因为汽车的优先级比较高,新能源汽车优先级更高,对于这些供应链来说,它会尽量优先保证新能源汽车供应链的影响。所以整个对销量有一些影响,但不是特别大。  另一方面是芯片,特别是用在汽车上的,很多是8寸线的工艺,这种供应短缺从去年四季度就开始了,而这种短缺,比较多产能可以逐步转到那个12寸上去生产,所以它并不是一个永久性的短缺。所以经过半年时间,很多的工作是可以切换的,按照这个时间维度来看,到今年的三季度芯片限制的问题都不会太大。如果新能源汽车增长更快,其他的芯片有没有可能构成瓶颈?我觉得也是有可能的,但是现在应该还没有到这个阶段。  新能源:发展空间大,不确定性多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新能源车企估值调整是否已经快要到位?新能源的基金为什么波动相对比较大?  施成:首先,年初开始新能源汽车就开始调整,调整幅度不小,大概是30%左右调整,后来有一些小幅反弹,总体来看现在的估值水平相对比较正常。现在行业内估值最高的龙头公司,利润比账面利润更好,因为激进的政策影响,并且因为它行业地位特别突出,所以它的估值大概是60~70倍,往下其他一线龙头大概估值接近50倍。再往下细分行业的小龙头,估值可能接近40倍,这个估值水平是比较正常的状态。  新能源的基金波动比较大是正常的,因为这个行业发展空间很大,同时它的变化跟不确定性也比较多。投资者对它的认知,经常会从一个很乐观的状态切到悲观状态,或者从一个悲观状态变为一个很乐观的情形,所以它的股价波动就会比较大,它同时具有高成长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是偏传统的行业,它的预期波动不大,股价波动会小。所以我觉得,行业波动是一个客观现象,但它也能带来一个比较好的长期回报。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中国有优势吗?相关的锂电企业有竞争优势吗?还是说只挂了个名头,没有技术含量?  施成:首先制造方面,因为新能源行业有一定的技术壁垒,需要有技术进步,但它又不像半导体行业,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短时间内比较难以跨越鸿沟。我相信中国新能源企业都是能够突破的。并且有一些还没有安全进口替代,还在进行中,所以中国制造业企业是有优势的,技术上没有大的绝对鸿沟,成本上又有很大优势。它迭代快,要求效率高,中国企业相比于东南亚的日韩国家有明显优势,更不要说和欧美国家比,所以优势很大。  锂电要具体分析,比如电池、材料、结构件等偏精密加工制造的。电池方面,中国的电池企业之前可能在技术上略微有一些差距,因为海外的电子企业在动力方面做得更早。但现在从我们的观察来看,基本上这个差距已经不存在了。材料环节,中国的材料企业很多领域,不管从技术还是从成本都占到全球领先的位置。其他结构件方面,这些精密的零组件优势是更大的,因为它们本身的技术壁垒不是很高。  总的来说,相关的锂电企业,可能有小部分还没有绝对优势,但是优势很快都会在中国这里,还有一些环节中国早就占优了。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新能源赛道较广,目前其中所谓的“核心资产”一调再调,未来的机会更多会在前期的“核心资产”还是更多在其他细分行业?另外对于周期行情当道,市场风格何时回归,您怎么看?  施成:核心资产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需要区分来看。一方面,这些行业里确实存在一些长期竞争力非常突出,并且空间很大,然后基本上无可取代的一些公司,这些公司它的机会是长期的,可能短期你认为它估值稍微偏高,短时间看不出它的变化,但看长会觉得它潜力无限。这样的标的应该长期投资,以后还会有很多机会。  其他的细分赛道每个时间都不一样,比如电池在升级比较快的时候,可能跟在升级的公司技术相关性比较高,可以关注这些引领技术的公司。在其他时间,比如技术变化慢了,但是对大面积推广成本要求高,这时可能要关注成本领先的公司。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当时的情况去讨论,细分赛道肯定也都会有机会,但是要仔细去分析。  “周期当道”除了风格的原因,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现象。因为所有的行业,不止新能源,整个市场经济在经历第一阶段复苏的时候,需求还没有扩张得很厉害,所以还没有出现部分扩散比较慢的环节,产能被完全吃掉,开始缺货的情况。但是复苏到一定时间,产能周期和需求周期不匹配迟早会发生,所以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周期也是可以投的,它没有什么回归正轨的说法,它就是一个客观规律,你要根据每个阶段所处的时间去选择你该投资什么方向。  看好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光伏发电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您个人最看好新能源哪个细分行业?  施成:我们比较看好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的投资机会。首先,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低,全球大概是5%,然后这种情况下成长性是足够的;其次,新能源汽车本身带有电子化跟智能化的基因,因为它是用电的,并且就结构上来看,越来越像一个电子产品,从它的参与者来说,也是把它往类似于手机的电子产品去发展。所以它有两方面的机会,一方面在于渗透率,另一方面在于电子化、智能化会带来非常多投资机会。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新能源行业能否全面取代原来的能源板块和产业?如果现在布局新能源板块,您看好哪些投资方向?  施成:从长期来看,新能源行业全面取代原来的能源板块和产业,是必然趋势。首先,不管是光伏、风电,还是新能源汽车,现在或未来成本大幅低于已有的传统能源或使用传统能源的交通工具。取代是必然的,只是时间问题。要么因为暂时成本高,要么是推广过程,但因为成本更低,性能更好,消费者或者下游,没有理由不选择这样的能源方式。  看好的投资方向也是比较明确的,我们今年比较看好几个方面,一个是全球化的电池、资源、光伏(一些偏短缺的环节),智能汽车里跟驾驶相关的环节,还有未来的新能源汽车用的第三代半导体产品。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新能源的投资,要重点把握哪些方面?  施成:第一,你要意识到这个行业的长期复合增速被提高了。在全球政治高度层面,它的复合的增速肯定被提高了,可能它终点没有变,但是它实现的年限变短了。第二,你要更多关注的,可能是这种背景之下,因为资本的投入催生的技术或成本超预期下降,带来更快变化的机会。原来因为对它的预期没那么高,或者资本投入没那么快,进步的速度也不会有现在这么快。现在整个行业,不管是推广速度,还是产业进步的速度都加快了,所以关注这两方面。  从行业来说,我们建议关注光伏发电跟新能源汽车,因为这两个行业,理论上潜在潜力是最大的。不论光伏半导体用来发电,还是新能源电化学,它进步的空间和变化的速度都更快,所以它更可能有机会。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碳中和”、“碳达峰”对应的是哪些行业和板块?  施成:分两个方面来看,“碳中和”、“碳达峰”对应的,一方面是消耗碳的行业或高耗能行业,它要减少使用或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从源头上看使用的是不是脱碳、不含碳的清洁能源。第一个方面,从需求端来看,它对应的可能是钢铁、煤炭、有色等高耗能行业,这些行业要减少产能,或者提升效率。  另外一方面,从供给端来看,本质上就是要用清洁能源去发电,对应的环节可能是光伏、风电、水电,发电是不使用碳的。这样就从根源上解决了“碳中和”问题。  我们更多关注是供给端,因为供给端才是解决根本问题。需求端用的再少,都是要用碳的。如果是供给端,能源就是清洁能源,就没有这个概念了,所以我们比较关注供给端。新能源汽车是供给端,它可以直接通过电来使用,所以它也属于使用端来减少碳的产生。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上中下游需要注意什么?新能源与光伏发电怎么看,是否具备长线投资价值?  施成:第一,关注它的哪些环节是强势环节,哪些可能在产业链上更有话语权,长期来看,你要先去分别什么会是主角,什么是配角。我们既然投这个,还是希望投主角,得去选择更好的环节、更适合投的公司。第二,上中下游你要注意它的产能周期跟它的周期性,还有行业的不同阶段,什么时候是看技术,什么时候是看成本,什么时候是看产能,这些东西都不一样的,你要关注这些变化。  我觉得光伏发电还是很有前景的,因为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现在的成本已经和火电相当了,同时它又有非常多的继续降低成本的技术路线和方式。技术进步会推动成本继续下降和效率的提升,那么它就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行业,还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它也是有周期成长,也会有低谷跟上升,所以有长期投资前景,但我也建议如果投资新能源发电,适合找比较专业的投资人来做,因为它存在技术路线、产能的波动、产能利用率的风险,然后企业的不同时期需要不同特质的因素,专业投资人相信能做得更好。  新能源选股:观察变化,拥抱变化,预判变化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能否为我们普通投资者详细阐述一下新能源的投资理念?你是如何新能源板块进行选股的?  施成:新能源增长快并且变化快,得去捕捉变化。一方面,你得对这产业的周期很熟悉,知道什么时候它会增长快,什么时候会慢,然后什么时间、什么环节可能会是相对较好,碰到什么情况,它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很难用一句话来说它的投资理念,但是原则是要积极地去观察变化,拥抱变化,并且去预判下一步可能会发生什么变化,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产生,通过这种方式去做推演、去选股,如果你跟着这个市场节奏走,因为它变化比较快,很有可能很难获取收益。  对于选股,选择新能源的股票跟其他行业股票原则类似,我们选股分为几类,一种是特别长期,它空间非常大,并且公司竞争力超强,这种我们会非常长的时间来配置这些标的,然后跟它的估值关系相对淡化。另一种就是一些业务的拐点,它第二成长曲线在显现出来的公司,这种公司如果新的业务成长开始扭亏或者是贡献利润,弹性是巨大的。第三种,技术一直在变,有没有新技术开始从0~1这么一个过程,如果是有,我们认为可能性比较大,也会进行这方面的投资。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都知道目前进入信用偏紧周期了,而新能源代表的科技个股大多又是估值偏高的,紧信用一般会杀估值。请问在紧信用下该基金如何精选新能源个股?  施成:对于高估值的影响,今年已经有一轮估值压缩,现在整个行业的估值并不是非常高的状态,结合成长性来看,也是比较合理的状态,要上涨还需要行业超预期等因素带来。  精选个股也比较简单,还是要选择对于估值有影响的,但如果超预期,还是能涨的。另一方面,可以用时间去消化估值,如果能够更长时间保持高速增长,那么看今年的估值可能觉得合理或稍高,但是看明年,如果它增速足够快,也会进入偏低估的状态,所以新能源选股比较简单,要选择增长,不只一年,而且两三年内去看,都会有非常快增长,能够迅速消化估值的这种公司。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你的持仓,2020年龙头股的占比也越来越多,能否解释下原因,未来新能源、科技类股,你更看好龙头还是更看好腰部以下的公司?抱团效应能否继续存在?  施成:之前配的龙头没那么多,可能因为行业没有正式起来之前,我们投的标的,一般都有其他比较好的业务,新能源起来他们也能够受益,新能源不好,他们也能够因为其他业务增长带来增长,所以这种防御性、进攻性都比较高。到了新能源趋势越来越明确之后,适宜配更纯正的、更龙头的标的,它的进攻性跟长期前景是更好,这是认知过程加执行过程共同推动的情况,所以最后行业里,龙头公司的配置比例是一直在上升的。  我们一般的原则,就是如果你是一个大的龙头,会重点关注,如果不是整个行业龙头,那必须是细分的龙头。因为很多行业即使是第二,未必能获得很好的资产回报。第2名以后,能够有非常好的长期回报,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所以我们会重点关注龙头。只有我们认为未来有机会成长为龙头,我们才会去投入更多的精力。  “抱团效应”A股一直都有,只是去年“抱”这些好公司,以前“抱”小盘股也都发生过。它就是一个投资,就是整个市场认知趋近,最后形成了偏“羊群效应”的过程,这是正常的,以后肯定会有新的“抱团股”。但是是不是还是原来这些股票,那可能不一定。很多核心资产公司证伪之后,它就不是核心资产了,大家可能会“抱”别的东西。但市场认知在某个阶段趋同,最后导致资金配置集中化的这种趋势可能是一直在发生的,不是一时的现象。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港股之前比较热门的科技股最近跌的不少,特别是互联网和新能源,这也是你重仓的领域,能否谈谈你自己怎么在港股上投资,在你的组合上,港股的标的一般控制在多大的比例?你怎么看待港股未来几年的行情?  施成:港股之前比较热门的科技股跌了不少,其实跟A股类似,因为港股是在A股大幅上涨之后。之前表现是比较滞后的,之后有一个补涨的行情,然后补涨之后又把部分的涨幅给吐回去。从年初到现在,港股的龙头涨幅还可以,跟A股相比,也没有比A股更差,只是短期感知上认为跌得比较多的。  现在A股、港股的资金越来越多,投资上并没有非常严格区分,一定是什么资金在投A股,什么资金投港股。投资风格也在趋同,当然还有一些估值差异,已经缩小非常多。我们投A股、投港股用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去分析它是否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要求就是有很大的行业空间,公司有非常强的竞争力,最好还有一个周期上行阶段。对于具体的标的我们不会因为是在A股还是港股,去决定投不投。  比例也没有严格的限制,不同产品投港股规定的比重是不一样的,比如新发行的产品,它最多50%股票资产可以投港股通标的股票,在这个前提下,不同时期投资比例还要看市场行情。因为港股上了不少互联网公司,并且一些科创型公司也在港股,港股未来还是有机会的。但是A股公司更多、更大,A股也是非常好的。我们不想去严格区分两个市场。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能不能谈一下“碳中和”对有色商品类的拉动,你会投资上游的上市公司吗?能否谈下理由?  施成:从我的认知来看,“碳中和”催化或推动了有色的行情,本质上也不是完全决定行情,这还是由于需求端进行了一定扩张的时候,供给端没有跟上。因为有色的行情不止中国,全球这些大宗都是在上涨的,不是说由中国带来的。“碳中和”在一定程度进行推升,但本质上还是供需的不匹配。  前几年“碳中和”所对应的周期板块,它们的产能是没有扩张的,在需求开始进行扩张之后,需求把原来的产能吃掉之后,在某个阶段就出现了新的需求无法被覆盖的情况,就出现了涨价。  “碳中和”进一步限制了供给的释放,所以导致价格的弹性可能更大,或者它的持久性更长,但这也不是一个本质的改变,本质还是因为需求开始增长,同时之前供给是没有扩张的。  我们的组合季报当中有一些上游的投资,这是一个客观演变的结果,你会知道在什么阶段什么东西是受益的,你该怎么去投,这是一个结果,而不是刻意去选择。我们认为分析出来应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而不是提前去预测要怎么做,再把分析的东西一定要去对应,这是不合适的。  震荡市投资:选择好的行业、选择好的管理人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2020年基金都盈利可观,2021年新股基金比较多,现在市场震荡,怎么能有好的收益?  施成:因为2020年整个市场的估值水平有一个比较显著的上升,所以整个市场都相对好做一些,都会有比较好的收益,到2021年肯定没有这个情况。现在的情况是估值水平有一定回落,因为2020年,新能源,包括其他行业很多公司增长是非常快的,所以整个估值是一个压缩的状态。这种情况下,你再去指望估值再次提升,不太可能,因为即使是压缩了,它也不是在一个极低的水平,你更多应该期望企业的经营、企业的盈利快速增长、大幅增长来消化估值,然后推动股价上涨,这是可以预期的。现在来看,有很多新兴行业的增长还是非常快的。  震荡期去做阿尔法,第一应该选择好的行业。这些行业长期是好的,短期你对它抱有极高的期望也是不合适的,所以你要选择长期,你投不是单纯想搏一把很短的收益,而是作为一个投资来做。第二,选择好的方向之后,选择好的管理人。这可能需要对他的历史管理业绩、历史的持仓情况和一些交流,来判断这个管理人是否符合期待的标准。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在您看来,新能源板块有哪些投资特性?普通个人投资者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风险和机会?  施成:新能源板块投资特性就是高风险、高波动、高收益。高收益的前提是你要做对,做错的话高收益可能也不存在,只有高风险高波动,所以,个人投资者还是要谨慎一些。  关注的风险在于你个人的选股专业性和个人经历。它不像有一些消费品可能你通过身边的感受,判断它是什么样子,可能很多年属性不会变。这个行业不是,它在变,所以个人投资者要去关注变化和风险。机会还是比较多,机会就在于你如果能知道谁能够走到终点,那它一定是有机会的,但这些判断的准确性和难度是比较高的。机会一直都有,但难度大。  中国基金报粉丝问:对基民而言,投资新能源基金,是选择主动管理型还是被动管理型。  施成:我们比较建议选择主动管理型产品,有几个原因,第一,这个行业里面的公司不同环节的差别还是比较大,投的公司对不对、环节对不对,影响还是比较大的。第二,这个行业它除了成长,也有周期。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考虑空间成长性、公司质地,然后还要考虑周期性,波动又比较大,所以它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需要比较专业的人来做这个事情。因为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公司是好的,不是说所有公司在所有环境下没有差别,所以还是选择专业管理人。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