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价格”矩阵初现国际金融市场

最近,美国的期货交易员们不得不开始关注夜盘中的一位新角色了。因为在遥远的上海,那里的中国原油期货刚刚开盘交易。这个登场两个月的期货品种被不少人称为“上海油”,作为“上海价格”的新成员,它的出现无疑是中国参与国际原油定价体系的重要一步。

厚积薄发的“上海油”

今年3月26日,酝酿了17年的中国版原油期货终于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作为我国首个国际化的期货品种,上市两个月来,“上海油”运行平稳,市场活跃度也较高。目前,其交易量已超过迪拜交易所的阿曼原油期货,达到世界第三。

而交易量排在“上海油”之前的原油期货合约,分别是在国际上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纽约商业交易所的WTI和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的Brent原油期货。但中信期货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皓认为,前者更多反映的是北美市场的供需情况,后者更多反映的是欧洲市场的供需情况。而中国原油期货的推出,有助于形成反映中国乃至亚太地区市场供需关系的原油定价基准,也能够弥补WTI、Brent原油期货在时区分工上的空白,形成24小时连续交易机制。

据上海期货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上海油”上市以来,境内外大型石油、化工企业,以及大型贸易商、基金公司等单位客户均有参与,客户数量稳步上升,其中不乏嘉能可(新加坡)有限公司这样的国际大宗商品巨头。国泰君安期货原油研究总监王笑表示:“中国原油期货的成交量和持仓量保持稳步增长态势,作为良好的风险管理工具和大类资产配置标的,它会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从价格运行上看,中国原油期货与境外原油期货保持良好互动的同时,又能够反映亚太地区原油供需变化,其成为全球第三大基准油价的特质已初步显现。”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显然也认同这种观点,其在月度报告中指出,中国原油期货7个可交割品种的密度和含硫量均高于Brent原油和WTI原油,这意味着中国原油期货对于该地区来说可能是“更加有用”的油价基准。

但也有业内人士提醒,“上海油”虽然起步理想,但想要成为国际认可的油价基准,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好在,上期能源的努力并没有停下——他们已完成了香港地区注册,取得了ATS资质,为境外交易者和境外经纪机构直接参与原油期货交易提供了合法便捷的渠道,新加坡注册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稳扎稳打的“上海金”

“上海金”是先于“上海油”诞生的“上海价格”。

上海黄金交易所交易大厅的屏幕上,一组红色的数字定格在269.08。工作人员解释说,这就是“上海金”,即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现货基准价格。“上海金”已经在国际金融市场打上了“上海价格”的标签。

长期以来,国际黄金市场定价权和话语权掌握在以伦敦和纽约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市场手中,中国虽然黄金产量和消费量冠居全球,但只能作为价格的接受者参与国际市场。想要真正推动中国黄金市场的国际化,必须打造自有品牌,增强人民币在黄金定价中的话语权。2016年4月19日,上海黄金交易所成功启动“上海金”人民币集中定价交易业务,进一步完善了中国黄金市场的价格形成机制,为大量的黄金租赁、抵押等资金融通业务及黄金衍生产品提供了价格基础,并为亚洲时段国际黄金市场提供了价格风向标。

根据上金所2017年报显示,“上海金”定价交易业务运行情况良好有序,2017年日均成交量达到5.18吨,同时应用场景不断扩大,逐渐为国内外黄金企业和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所接受。同年,上金所在迪拜黄金与多种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上海金”计价的期货合约,国际市场反响热烈,提高了“上海金”品牌在境外市场的认可度和竞争力。此外,对接“上海金”基准,上金所还首次推出人民币黄金期权波动率曲线,构建场外衍生应用场景体系。

还拥有诸多“价格”指数

实际上,除了“上海金”和“上海油”外,上海还拥有诸多“价格”指数。上海金融办副主任李军介绍,“上海价格”还包括上海证券交易所的上证指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人民币汇率指数(CFETS);中债金融估值中心的上海关键收益率指标(SKY); 上海航运保险协会的上海航运保险指数(SMII);全球清算对手方协会(CCP12)的国际清算行业标准(Bund Template,外滩标准)等等。这些上海金融市场特有的品牌,正帮助上海乃至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唱响自己的声音。

不过,尽管“上海价格”矩阵初现,但也要认识到,在“西价东移”的转变过程中,竞争从未停止。除了伦敦、纽约等老牌市场,“上海价格”还面临着新兴亚洲市场的激烈竞争。已经打响知名度的“上海价格”,远没有到放松的时候。上海黄金交易所理事长焦瑾璞不久前在公开场合表示,今年将进一步拓展“上海金”的广度和深度,扩大“上海金”在人民币黄金衍生品市场的运用场景,推进白银、铂金和钯金人民币基准价交易产品研发,擦亮“上海金”名片。 

相关产品

评论